(文章來源 中國黃金報2017年12月29日5版)
編者按:恩格斯曾經說過:“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碑a學研結合,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大趨勢。在黃金價格低位徘徊的幾年時間里,中金黃金通過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可貴探索,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的新路,也支持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工作室成員上接科研院所,下接生產實際,為企業科技創新、降本增效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同時勞模創新工作室既與業界共享成果,也在逐步走向世界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壯大。
正文:中國黃金報記者 譚向杰 王建峰? 2017年11月27日,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集團公司)勞模創新工作室視頻推進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旨在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集團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戰略轉型升級,著力做強做優做大過程中,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和產業工人主力軍作用,動員廣大職工立足崗位、創新創效,縱深推進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工作,全面實現集團公司技術進步、創新發展。
會上遼寧排山樓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排山樓公司)梁國海創新工作室、內蒙古包頭鑫達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包頭鑫達)佐太東創新工作室、河南中原黃金冶煉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原冶煉)劉成祥創新工作室、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湖北三鑫)胡務堂創新工作室等六家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勞模創新工作室。
六家被命名為勞模創新工作室的企業中,僅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黃金)就占了四家。在作經驗交流的四家代表中,有三家屬于中金黃金所屬企業。
中金黃金之所以有這么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才儲備。主要歸因于企業領導人多年來對于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投入。中金黃金董事長宋鑫說,面對新常態下的新挑戰,面對世界范圍內正在孕育興起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動力將逐步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爭在黃金科技領域有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實到產業發展上,調動企業內在創新動力,并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充分激發起生產經營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
成立背景:抵御市場寒冬
中金黃金于200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國黃金行業首家上市企業。公司生產有高純金、標準金、電解銀、電解銅和硫酸等多種產品,是集黃金采、選、冶、加工綜合配套能力的大型黃金企業。公司成立以來,狠抓管理提升,推進科技創新,科學高效、綠色環保開發利用寶貴的黃金資源,實現了高質量的健康發展,受到社會各界和資本市場廣泛贊譽。先后獲得“最佳股東回報上市公司”等50多項榮譽。
2011年,黃金價格在達到歷史峰值后開始回落,至今,一直在低位徘徊。持續幾年快速發展的黃金行業經營面臨著嚴峻挑戰,降低成本以“對沖”黃金價格低企,成為黃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以黃金為主業的中金黃金受到的沖擊更甚,全過程成本管控在中金黃金中開始全面推行。此種背景下,中金黃金在所屬礦山、冶煉企業中開始了創新工作室的嘗試,旨在通過科技創新,降本增效,抵御市場寒冬。
2012年,中金黃金旗下所屬的湖北三鑫首先成立科技指導站,下設采礦車間丁重朋創新工作室、選礦車間胡務堂創新工作室、信息中心職工創新工作室3個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2013年12月,中金黃金所屬的包頭鑫達選冶廠組織有一定理論水平、工作經驗和創新能力的高技能年輕人才組建了佐太東創新工作室。主要任務是通過小改小革、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對選礦工藝、技術、設備等進行優化和控制,達到穩定、優化生產指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
之后,創新實驗室在中金黃金所屬企業里陸續開花結果。中原冶煉劉成祥勞模創新工作室、遼寧排山樓梁國海勞模創新工作室等也相繼成立。
歷史使命:降本增效是關鍵
中金黃金勞模創新實驗室的成立和運行,正是黃金行業面臨金價低位運行之時,唯有向降低成本發力,企業才能在蕭瑟的市場寒冬中存活下來,而創新工作室正是擔負著降低成本、創造效益這一歷史使命的。中金黃金總經理趙占國說,要把縱深推進全過程成本管控+科技創新充分結合起來,大力提升科技創新的貢獻率,要把培育更多的技術創新人才作為重點項目進行落實。
2015年以來,包頭鑫達佐太東創新工作室緊密圍繞中金黃金縱深推進全過程成本管控要求,通過精細化持續管理,實現選礦成本降低3.8元/噸,節約生產成本600余萬元。2017年前8個月,工作室又節約生產成本200余萬元。工作室改變了解析液濃度配制方法,優化解吸液使用批次,年結余片堿150余噸,節約成本50萬元。工作室將碎礦顎式破碎機定顎板改造后重新使用,延長使用周期30天,累計降本60萬元。通過降低二段鋼球球徑、及兩臺球磨機鋼球填充率,提高產能200噸/日,磨礦工段電費結余近百萬元。
緊貼實際、抓住目標,突出勞模創新工作室創效能力是排山樓梁國海創新工作室的工作宗旨。針對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難點,梁國海等技術人員多次與長春黃金研究院、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東北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專家教授對接,請專家把脈,對難點問題進行重點攻關。
通過開展新型熱軋鋼球的試驗研究,顯著降低了鋼球單耗和平均失圓率,提高小時處理礦量4.6%,提高磨礦細度2.6%;按照預算年可節省鋼球用量550噸,同時將進一步降低藥劑消耗,提高選礦回收率。
自動化組通過多次調研論證,自主設計研發了以液位檢測預警為主、視頻監控為輔的浸出尾槽液位聲光預警系統,有效預防安全環保事故的發生;選礦組通過反復試驗研究,改造成功一種新型磨浸可旋轉式隔炭篩,既能提高隔炭篩的使用壽命,又避免了人工更換篩片所帶來的安全隱患。通過與北京憶眾自動化公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的專家教授合作,先后完成了選礦廠DCS自動化系統改造工程、氰根在線分析儀的研究與應用等多項自動化科研項目。其中實施粒度在線檢測實現了磨礦分級系統的過程閉環控制;實施氰化鈉、白灰、絮凝劑等藥劑自動添加功能,實現了氰化浸出系統的過程自動化,從而降低了藥劑消耗,穩定了生產工藝,既實現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又增強了生產作業過程的本質安全,年提高選冶回收率達1.6%。2016年以來,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科技攻關18項,直接創效逾1000萬元。
在經驗豐富的技術帶頭人引領下,湖北三鑫勞模工作室群策群力,選取創新項目,破解難題,取得了多項業績。如胡務堂創新工作室所屬的胡錦霞磨浮操作法,“工段、班組、員工”三級安全責任聯控法,泵房遠程自動控制系統除塵系統改造等10項。2016年完成科技創新成果12項,節約成本20萬元,增效200萬元;2017年擬定創新項目計劃8項,預計節約成本10萬元,科技增效80萬元,已組織實施。
丁重朋創新工作室的李國平采礦掘進法、改裝電動鏟運機照明燈、井下電機車架線智能控制系統等15項。2016年完成了架線式電機車行駛狀態定點監測裝置和鎧裝電纜金屬性接地故障排查新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2017年新立項和實施了鏟運機電纜過卷限位保護裝置、遙控鏟車無線視頻監控裝置應用、鏟運機卷纜緩沖及拉力顯示裝置運用等3個可行項目,其中鏟運機電纜過卷限位保護裝置已基本完成,目前進入調試和進一步完善階段。
2017年,在現有兩個創新工作室的基礎上,湖北三鑫又創建了信息中心創新工作室,選立并組織實施創新項目8項。先期完成的碼頭門動態視頻跟蹤系統創效20萬元,信息中心田力宇研發的便攜式基站,解決了井下通信不穩定的問題,提高本質安全和工作效益,創效10余萬元。
茁壯成長:獲得多項榮譽和專利成果
中金黃金為降本增效成立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不僅創效顯著,而且工作室也快速發展壯大,獲得多項榮譽和專利成果。
截止目前,湖北三鑫的3個創新工作室工作人員已達52名,合計小改小革、攻關項目達200多項,獲得國家個人發明專利1項、省級獎項1個、市級職工技術創新成果2個。湖北三鑫也先后獲得全國模范職工之家、中國社會責任示范基地、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全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單位、工信部“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全國非煤礦山安全質量標準化一級企業(礦山)、全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系統節能減排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或稱號。各項榮譽的取得都能隱約看到勞模創新工作室的身影。
包頭鑫達勞模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在佐太東的帶領下,工作室人員攻堅克難、積極進取,通過選礦技術創新、優化生產指標、穩定生產等方面為一線生產服務,既實現了經濟效益又培養了年輕人才。工作室研究的氰化攪拌槽炭密度自動測量裝置、濃密回水活性炭靜態吸附裝置已通過國家發明專利認可,氰化炭漿法提金生產粉炭回收系統、載金炭高溫高壓解吸電解工藝貧液回收金裝置、自動加鋼球機、C110顎式破碎機定顎板四次掉頭裝置等7項成果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認可。小型卷揚機與滑軌更換中型球磨機筒體襯板裝置、解吸電解含金蒸汽回收裝置等4項專利申請已通過審核。2016年4月,該工作室獲得“九原區創新工作室”、“包頭市創新工作室”稱號。2016年12月9日,工作室又被自治區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職工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為省級創新工作室。2017年12月18日,該公司正式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2017年,遼寧排山樓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從成立之初的幾個人已發展壯大到30余人,并成立了選礦組、自動化組、機電組、質檢組、地質組及采礦組共6個攻關小組,小組之間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地開展工作。地質組成員扎實推進《遼寧排山樓金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及深部和外圍成礦預測》、《遼寧排山樓深部空區安全監控與治理技術研究》等國家、集團重點科研項目。課題組成員、普通工人、工段長與長春黃金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匯集一處,經過反復研究、試驗操作,率先完成了CG505新型提金工藝的2500噸/日自產礦石工業化試驗,實踐結果表明采用CG505代替氰化鈉完全能夠滿足生產需求,生產成本僅提高6.07元/噸,礦石中金回收率可達90%以上。同時經權威部門檢測,其尾礦渣浸出毒性氰化物含量指標控制在2-3毫克/升,滿足一般固廢排放標準,8月份公司選礦生產系統全面采用了新型環保藥劑的工業化應用。新工藝成功應對新環保稅法給原始工藝帶來的巨大挑戰,向建設綠色礦山邁出堅實的一步。
2017年該工作室共確立集團公司立項審查的《排山樓深部空區治理技術研究》等4項重點科技項目,同時經公司創新工作委員會自行審核確立了《外購礦預處理技術研究》等13項自主創新項目。
經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的共同努力,本年度申報的三項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筒式隔炭篩》、《取炭器》、《閉環氰化鈉自動添加系統》已獲得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其中氰化鈉自動添加系統、絮凝劑自動制備及添加系統兩項成果獲得了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如今的排山樓公司已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符合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每年節約稅收成本可觀。鑒于勞模創新工作室的亮麗業績,公司對該工作室的投入也持續增大,旨在把勞模創新工作室升級成為引領公司科技創新的研發中心。為此,公司將32萬元作為科技創新獎勵資金,獎勵了特殊貢獻獎1項、科技進步獎8項、一線職工科技成果獎8項、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議獎32項,以鼓勵員工加大創新力度,爭取實現更大突破。
由劉成祥作為領軍人物的中原冶煉勞模創新工作室,現有成員23人,其中高級工程師3人,工程師7人,助理工程師3人,高級技師7人。近兩年來先后獲得科技獎勵2項,參與起草與制定國家或行業標準9項,完成4項分析方法的確認。如由劉成祥主持完成的一種金的濕法提純方法——GB/T25934.3《高純金化學分析方法-乙醚萃取ICP法測定高純金中雜質》,該檢測方法為三個檢驗標準中唯一能夠完成高純金(99.999%)中全部21個雜質元素檢測任務的方法。該方法首次解決了多個高純物質廣譜分析的難題,規范了高純金產品的監測,對規范市場和監測有重大意義。此外,他們還積極參加歷次中國黃金集團及全國黃金行業技能競賽,取得較好的成績,其中一人被授予河南省技術能手,一人獲得黃金行業技術能手,一人獲得中央企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三人次執裁黃金行業技能競賽。
前景展望:服務行業 走向世界
除了緊貼企業實際需要,為企業攻克技術難題外,中金黃金勞模工作室,還無私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各兄弟企業共享。如包頭鑫達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多項創新成果獲得中國黃金協會、集團公司優秀獎。在申請專利保護核心技術的同時,他們又對集團公司內部企業分享多項核心技術,在運用過程中收到良好效果。
依托劉成祥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強大實力,中原冶煉多次派出人員赴深圳等地服務公司合作項目,得到了合作方的較高評價。積極參加全國有色、黃金標委會的標準化工作,擴大企業影響力。
除在國內開展服務業務外,劉成祥勞模創新工作室也開始了與世界黃金行業共舞的腳步。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對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研發中心化驗室進行認證過程中,劉成祥負責廣譜分析及高純標準物質的制備和定值。在與同伴數月的奮戰中,劉成祥夜以繼日地重復試驗,分析數據,最終首次考核樣品數據無一超差,獲得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最高評價”,中原冶煉也成為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第四家中國會員單位,為中金品牌進入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